山姆的編程實作分享。。。

Sam Blog, Sam Sharing, Sam Studio

山姆的編程實作分享。。。

2020年11月30日

[Building Embedded Linux] Part 2: Buildroot vs. Yocto


Building Embedded Linux 的做法,在業界有 Buildroot 和 Yocto,兩種做法;兩者的差異,也有人做了一番比較,原文為底下連接。Buildroot vs Yocto對於 Linux 不是很熟悉的人, 建議可以直接看 Page 28, 29 以及 31。Page 28: Buildroot minimal build takes 15+ minutes, Image size is 2.2MBPage 29: Yocto minimal build takes 50+ minutes, Image size...

2020年11月29日

[Building Embedded Linux] Part 1: 重拾 Embedded Linux


 Building Embedded Linux 一直是作為工程師的我,想完成的一件事 (夢想),那時掏寶在台灣還不盛行,所以上圖這塊板子 (S3C2440A) ,著實花了我好幾張小朋友;自己搞了半年,雖是沒有具體的成果,但也從失敗中瞭解了更多 Embedded Linux 的知識;而身處手機代工業的我,在 Google 推出了以 Linux 為核心的 Android 手機後,我也就從在 "RTOS 打混" 輾轉換成在 "Embedded Linux 摸魚”了;你說這是巧合,還是孽緣?在 Linux 推出 20 年之際,偶然的機會又讓我看到...

2020年11月28日

[MicroPython 教學] Ampy 基本操作


 Boot ProcessMicroPython (MPY) 在 power-up 或是 hardware  reset 後, 正規 (standard) Boot Mode 是先執行 File System 上的 boot.py,然後 configure USB, 接著就是執行 main.py。從 MPY 官方的文件裡,boot.py 是不建議一般使用者去更改他的,除非你是高級用戶 (advance user) ;也就是說,我們寫的 script 盡可能是改寫在 main.py 或是小改 main.py 來載入你自己的模組了。而能讓...

2020年11月25日

[咖啡烘培][Quest M3] 烘培手法 - Check Point


緣由上圖是我 2020/11/20 第一次烘 " 巴西 伊帕內瑪莊園 義式濃縮 精品豆" 的烘培曲線,因為是第一次烘這款豆,烘培深度先抓在中深培 ,最終下豆時間是在 215℃ / 13:33,試過沖煮拿鐵後,香氣與甜度都不錯,唯一缺點就是整體味道淡了些,覺得下豆時間早了點,可以再深培些再下豆。PS: 個人口味不喜重烘培,自己調配的義式混豆也都是在中深培度 (City or Full City)。上面這個烘培,透過 Artisan 烘培曲線的幫助,進豆溫度,火力,風量的調節全都紀錄在烘培曲線內了,理論上,下一鍋,我只要修正下豆時間,就可以得到我要的完美烘豆曲線了。但真的是如此?事實是,難度還是有點高!不是有上一鍋的烘培曲線!進豆溫度,火力,風量調節的紀錄也全都有了啊!還有難度的原因是甚麼呢...

2020年11月11日

[MicroPython 教學] The Best MicroPython IDE - PyCharm


MicroPython 官方並未提供整合的 GUI 開發環境 ( IDE :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),僅提供 Command Mode Tools,讓開發者可以更新 firmware 以及替換板上檔案而已;但這樣的開發環境著實提高了入門門檻!還好,在 GitHub 原始碼開發平台上,無私的開發者幫 MicroPython 解決了這樣的困境;例如 Visual Studio Code 以及 PyCharm 都有無數的 Micropython 套件 (Extension / Plugin)...

熱門文章